自從那位前房地產商、現任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四月初拋出所謂「對等關稅」的重磅炸彈,全球股市就開始了讓人心驚肉跳的自由落體。所謂「對等」,說白了就是老子不爽了,誰也別想好過。他瞄準的,可不只是中國,還有日本、越南這些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這種近似於賭氣的貿易政策,直接點燃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美股那幾天的表現,簡直可以用「史詩級崩盤」來形容。納斯達克期貨一天跌掉近 5%,標普 500 期貨跌破 5% 的警戒線,道瓊斯期指更是像斷了線的風箏,狂瀉超過 1800 點。這還沒完,到了 4 月 9 日,標普 500 指數相比 2 月的高點,已經跌去了接近 19%,市值蒸發了將近 6 萬億美元!這可不是小打小鬧,這是自 1950 年以來最慘烈的四日連跌紀錄。
科技股在這場股災中成了徹頭徹尾的「重災區」。蘋果股價像瀑布一樣,四天暴跌 23%。微軟、英偉達這些科技巨頭也好不到哪裡去,七大科技公司加起來,市值蒸發了 1.65 萬億美元。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供應鏈中斷的風險。蘋果 75% 的零件都仰仗亞洲生產,特朗普這關稅一加,成本壓力就像泰山壓頂一樣,直接傳導到股價上。
彭博社的統計更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全球股市總市值縮水了 10 萬億美元。越南股市一天跌掉 6% 以上,日經 225 指數暴跌近 3%,歐洲三大股指也無一倖免,跌幅都超過了 1%。這哪裡是什麼「對等關稅」,簡直就是一顆扔向全球經濟的炸彈!在這種「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局面下,全球投資者都在哀嚎,而始作俑者特朗普,自然也難逃被反噬的命運。
特朗普向來以精明的商人自居,但這次的關稅政策,卻似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僅全球股市哀鴻遍野,連他自己的財富也跟著大幅縮水,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玩火者必自焚。
根據《福布斯》的報導,就在特朗普宣布要徵收大規模關稅的前一天,他的身價還估計有 47 億美元。結果不到一個星期,他的資產就縮水到了 42 億美元,一周之內蒸發了 5 億美元。這可不是小數目,普通人一輩子都掙不到這麼多錢。
特朗普個人財富損失最大的來源,是他名下的 Trump Media and Technology Group 公司。這家公司的股價自從他宣布關稅政策以來,下跌了約 5%。特朗普持有這家公司 1.1475 億股的股票,光是這一項,就讓他損失了約 1.7 億美元。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還持有大量的科技巨頭股票。根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的規定,總統候選人必須公開自己的財務狀況,包括股票投資等等。特朗普作為總統候選人,自然也得遵守這個規定。他最新披露的 2024 年報告顯示,他持有蘋果、微軟、英偉達、亞馬遜、Alphabet (谷歌)、Meta Platforms、伯克希爾哈撒韋、百事可樂、摩根大通等股票,價值從 10 萬美元到 100 萬美元不等。其中,蘋果、微軟和英偉達的持股價值都超過了 50 萬美元。這些股票加起來,總價值就在 225 萬到 475 萬美元之間。如果特朗普在披露報告之後,沒有大幅調整自己的股票倉位,那麼這次的股災,肯定會對他的賬面財富產生不小的衝擊。畢竟,這些科技公司的股價,都和亞洲的供應鏈息息相關,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恰恰就是衝著這些供應鏈來的。
除了股票之外,特朗普還持有大量的房地產資產。然而,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這些房地產的價值也在縮水。據統計,特朗普持有的房地產資產組合價值,從 6.6 億美元縮水到了 5.7 億美元,減少了約 9000 萬美元。就連他引以為傲的高爾夫相關資產,也遭到了損失,因為高爾夫球、球杆、球衣這些東西,很多都依賴進口。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特朗普的家族加密項目 WLFI 也因為交易 ETH 產生了巨額虧損。據區塊鏈追蹤機構 Lookonchain 監測,疑似與 WLFI 相關的錢包,以均價 1,465 美元出售了 5,471 枚 ETH,換得了 801 萬美元。但這個地址之前可是花了約 2.1 億美元買入了 67,498 枚 ETH,均價高達 3,259 美元。這麼一算,當前賬面浮虧已經高達 1.25 億美元。看來,在加密貨幣這個高風險的市場裡,就算是特朗普,也難逃被割韭菜的命運。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讓自己損失慘重,也讓全球的富豪們跟著遭殃。畢竟,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英國《衛報》的報導稱,自特朗普宣布加徵關稅後,截至 4 月 4 日收盤,全球 500 位富豪在股市交易的前兩天,總共損失了 5360 億美元,這是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有史以來記錄的最大兩天財富損失。
其中,受到打擊最嚴重的,莫過於全球首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自從他成為特朗普政府中備受矚目和爭議的人物後,他的財富就開始大幅縮水。隨著特斯拉股價暴跌,到上週五收盤,馬斯克的淨資產蒸發了 310 億美元。如果把時間拉長一點,從今年年初到現在,馬斯克的財富已經縮水了約 1430 億美元。儘管如此,他仍然穩坐世界首富的寶座,淨資產高達 2900 億美元。只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億美元對於他來說,或許真的只是個零頭。不過,特斯拉股價的暴跌,也讓人們開始懷疑,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電動汽車公司,是否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緊隨其後的是 Facebook 創始人兼 Instagram 和 WhatsApp 所有者扎克伯格,他的損失也高達 270 多億美元。這位全球第三大富豪的淨資產估計為 1810 億美元,因 Meta 市值暴跌而受到重創。由於關稅战對科技公司打擊尤為嚴重,Meta 的股價在兩天內下跌了近 14%。全球許多最大的公司都依賴亞洲市場進行製造、計算機芯片和 IT 服務,而亞洲市場恰恰是特朗普徵收關稅最嚴厲的國家之一。更值得玩味的是,扎克伯格在特朗普上任前,曾對 Meta 進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特朗普轉變」,試圖迎合這位新總統的政策。然而,事與願違,他的豪賭似乎並沒有帶來他想要的回報。今年迄今為止,他的個人財富已經蒸發了逾 265 億美元。
亞馬遜創始人兼《華盛頓郵報》所有者傑夫·貝佐斯的兩天損失位居第三,達 235 億美元。作為全球領先的進口商品銷售商,亞馬遜的市值今年已縮水數千億美元。中國賣家佔據了亞馬遜第三方市場 50% 以上的份額,其雲服務業務也主要依賴於亞洲地區製造商生產的技術。今年 2 月,貝索斯的 100 億美元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基金停止了對世界上最重要的氣候認證組織之一的資助,一些人認為此舉是向特朗普及其反對氣候行動的立場「屈服」。貝佐斯是世界第二大富豪,淨資產估計為 1920 億美元,今年以來他的財富已蒸發 472 億美元。看來,在政治和經濟的博弈中,就連貝佐斯這樣的商業巨頭,也難免要向現實低頭。
儘管經歷了兩天的暴跌,但並非所有億萬富翁的淨資產都出現了縮水。股神巴菲特,這位精明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董事長兼最大股東,今年的財富反而有所增加,達到了 1540 億美元。在為期兩天的股市崩盤中,他的財富確實損失了 25.7 億美元,但今年迄今為止,他的淨資產已增加了 119 億美元。巴菲特的成功,或許證明了在市場動盪的時候,價值投資才是王道。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是一場將個人政治訴求與金融市場深度綁定的高風險實驗。他在短短幾天內,讓自己和世界其他首富的財富巨量蒸發,不僅暴露了政策制定者與資本市場之間可能存在的利益衝突,更揭示了在全球化時代,所謂「保護主義」的自我悖論。當政客試圖用關稅築起高牆時,最先坍塌的,往往是他們自己的財富帝國。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場風暴再次驗證了一個鐵律:在高度聯動的全球市場,沒有誰能夠真正獨善其身。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就像懸在所有市場參與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落下,帶來毀滅性的打擊。這也提醒我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企業,都無法脫離全球經濟的大環境而獨立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才是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那些試圖逆全球化而動的行為,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