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dia 最新預測指出,全球智能電網市場正蓄勢待發,即將進入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值得關注的是,2025 年至 2030 年間,配電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將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引擎。其中,智能電表、物聯網智能傳感器、先進計量基礎設施 (AMI) 以及能源管理系統 (EMS) 平台的營收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 8.6%。
2024 年,全球智能電網市場規模已達到 252 億美元。其中,硬件設備(包括智能電表、後期加裝通訊模塊和物聯網智能傳感器等)佔據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成為智能電網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能源管理系統 (EMS) 平台也佔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並預計在未來幾年保持最高的增長率。
這一數據的背後,反映了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趨勢,這些趨勢正在推動智能電網的發展:
光伏、風電等分布式能源的日益普及,對配電網的靈活性和可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而推動配電網側的智能化升級。
電動汽車充電負荷的快速增長,需要配電網具備更強的負載預測和調控能力,這也導致智能電表和能源管理系統平台等產品的需求激增。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為配電網側的智能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推動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快速發展。
從區域市場來看,亞太地區憑藉其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快速發展的經濟,已成為全球智能電網最大的區域市場。而中國作為亞太地區的領軍者,其先進的智能製造能力為區域市場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生產力支撐: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和最龐大的製造業體系,能夠為智能電網建設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中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為智能電網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電網產業的發展,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將繼續引領亞太地區智能電網市場的發展,並在全球智能電網產業格局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