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近日在发布会上指出,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证券犯罪仍然高发,且呈现出犯罪手段多样化、参与人员复杂化、涉案金额巨大的特点。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对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杜厅长提到的“两多一复杂”特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交易类犯罪之所以屡禁不止,与信息不对称、监管机制漏洞以及违法成本低等因素密切相关。部分犯罪分子利用信托计划、场外期权等金融工具进行隐蔽操作,规避监管,而场外配资、专业操盘、荐股“黑嘴”等黑灰产业链的参与,则进一步加剧了犯罪的复杂性和规模。
欺诈发行和违规披露信息等财务造假犯罪案件的增多,则暴露出一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造假模式的复杂化以及参与人员的众多,使得侦查和打击难度加大。而私募基金犯罪的复杂性,则体现在资金募集和资金使用两个环节,并与证券犯罪相互交织,监管难度更大。
面对日益复杂的证券犯罪形势,除了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外,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透明度高、可追溯等特性,有望在打击证券犯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构建安全透明的证券交易平台,记录所有交易信息,并实现实时监控。这可以有效减少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空间,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用于加强投资者保护,建立一个可靠的投资者信息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
当然,区块链技术在打击证券犯罪方面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成熟度、数据安全、监管规则等。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技术研发人员以及相关行业参与者共同努力,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打击证券犯罪中的最佳应用模式,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透明的资本市场。
总而言之,打击证券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有望在未来为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